2021年6月30日 星期三

疫情接種

 

💉疫情接種💉
泰和中醫全體員工已經完成『COVID-19疫苗』接種,請大家安心就醫,我們持續替大家服務。
🏠新北市新莊區公園路18號
☎️02-29980992

2021年6月23日 星期三

惱人的五十肩

五十肩:  


五十肩又稱「冰凍肩」或「粘黏性肩關節囊炎」。是肩部軟組織及關節囊腔受損的通稱,好發於五十歲以上的人。

五十肩的症狀:

第一期(急性期)症狀為紅腫熱痛、肩部會感到疼痛。

第二期(沾黏期)因發炎加上不動,使得受傷的組織,關節囊的纖維沾黏,因為關節肌腱沾黏而活動受限。

第三期(緩解期)此時發炎雖逐漸退去,但是關節囊已經沾黏、攣縮,沾黏關節活動受限,肩關節四周軟組織纖維化, 甚至肌肉萎縮。疼痛感覺雖減弱, 但雙手已無法舉起。因為關節囊已經沾黏、攣縮了,所以不動到肩膀通常不痛,一旦要硬拉到底就產生劇痛。 


五十肩的檢查:

被動運動時,肩部活動角度是否受限,來診斷是否為五十肩。檢查範圍包括下列三種,一是抬高手臂,看看手臂能不能舉高貼到耳朵,二是將手臂伸到背後,看看能不能觸摸到對側肩胛骨下緣,三是將手臂橫過胸前,搭在對側肩上,看看手肘能不能貼在胸骨正中線上。 



五十肩的治療: 依據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治療方法:

急性期紅腫熱痛症狀明顯時,主要針灸穴位疏通經絡,配合清熱、理氣、活血中藥為主,推拿傷科手法則需輕柔,以舒緩肌肉緊繃為主。

第二期之後開始出現肩關節沾黏,需加強體質調理,疏經通絡,祛風寒濕痺,調理臟腑虛損,並施以針灸治療及傷科推拿手法加強療效。
 

五十肩的自我保健:

不可以因為怕痛而不痛,也不可以過度的運動,造成進一步的組織損傷。要掌握輕、柔、慢的原則,再配合幾個復健動作可以加速改善五十肩:

1、鐘擺運動:
 上身微彎,雙腿分開一前一後,患側上肢自然下垂,手臂做(前後運動、左右擺動、順時鐘旋轉、逆時鐘旋轉)運動。

2、爬牆運動:

a、面向牆壁,用手指向上爬動,逐漸抬高手臂,同時身體移動靠牆,至不舒適為止,然後將手放下。
b、做側向牆爬牆運動。

3、摸耳運動:患側手臂抬起,向後通過頭頸,向對側耳朵。

4、擦背運動:

 
將一毛巾或繩子置於背後,患側在下方(臂部),健側在肩上,分別抓住毛巾或繩子兩端,做似擦背上下滑動。

2021年6月3日 星期四

什麼是媽媽手?



什麼是媽媽手?

「媽媽手」(deQuervain’s tendinitis)主要是由於拇指基部的肌腱(外展拇指長肌,伸拇指短肌),因拇指的伸展與外張動作重複次數太多,或用力過度,導致手腕部位的肌腱滑膜,及支持帶出現增厚性變化所引起。
不斷的刺激使得肌腱旁的腔室腫脹、變形,因此使得肌腱「滑行」困難。由於腫脹使得腕部拇指側疼痛及壓痛。當握拳時、用力握物時、或扭轉腕部運動時,常可引起此症狀。
最常見於年輕的媽媽,因常常抱嬰兒而造成此種情形,這也是「媽媽手」名稱的由來。

常見症狀:

媽媽手的症狀,主要出現在近手腕處的大拇指側,該處會出現無法出力或持續疼痛、壓痛,同時會合併緊繃、局部腫脹等症狀,尤其是清晨起床時最感疼痛; 最主要的症狀就是拇指基部近腕部的疼痛。此疼痛可延伸至前臂。拇指及腕部活動受限,握力及指力皆有影響。也可影響到附近皮神經,造成拇指背側及食指的麻 木。

怎麼知道自己得了媽媽手:

將拇指用另4指握住後,腕部向小指側方向彎曲可引起劇痛,即可診斷出「媽媽手」(deQuervain’s tendinitis)。

媽媽手的治療:

1.針灸治療:循經取穴,常見的例如:大腸經、三焦經(曲池、手三里…)等,或使用激痛點治療,以及使用內科針法等,通常可取得不錯的效果。
2.傷科手法治療: 傷科手法的治療,具有疏通經絡、理氣活血的效果,在改善媽媽手有一定的幫助。
3.藥物治療:根據中醫辨症論治,依照不同體質,給予專屬個人體質的藥物治療,可更快速且根本的治療此症。

媽媽手的平時保健:

媽媽手除了急性的扭拉傷造成之外,大多是因為不當的姿勢、長時間以同一姿勢使力、反覆的動作等造成,所以平時應多注意使力的姿勢,以較輕鬆舒服的姿勢使力,避免過多反覆的動作,多休息讓疲勞得以恢復,如此可避免媽媽手的產生。